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白兰
7月24日上午,2025(第二届)产融合作大会在“万里长江第一城”四川宜宾开幕。大会为期2天,分开幕式及主会场活动、分场活动、成果展示三个部分举行。来自国家部委、金融机构、产业龙头等千余名代表齐聚宜宾,共探共商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。
国家产融合作平台金融服务签约仪式。(主办方供图)
产融合作是2016年以来,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、金融监管等部门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。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于2023年举行,时隔两年,这一国家级盛会再次花落四川,吸引了国家工信部、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委及直属单位,知名专家学者,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产融合作试点城市,全国性行业协会、高校及科研机构,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、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,技术成果转化机构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企业代表聚集,是一次高规格的大会。
2025(第二届)产融合作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,以“产融联动创新 合作共创价值”为主题,紧密围绕“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,支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”核心主线,聚焦实现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,进一步凝聚深化产融合作共识,激发产融合作新动能,切实服务地方经济,加强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。
2025(第二届)产融合作大会在“万里长江第一城”四川宜宾开幕。(伍雪梅 摄)
此次大会开幕式上,重磅发布了“支持新型工业化创新金融产品矩阵”、“中试保融通”综合金融服务方案、“创新积分制2025”等系列金融“工具包”,并签约一大批围绕产融合作的国家级、省级重点项目。
分场活动则聚焦数字技术创新提升产融合作能力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方向,通过“头脑风暴”,剖析数字技术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的实践路径。
与会嘉宾参观成果展。(主办方供图)
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大会设置了“成果展示”专场,系统呈现产融合作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、试点城市的创新实践成果、金融机构的全周期服务模式,以及重点产业链的金融护航举措等,立体化展现金融服务体系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繁荣生态图景。
在东道主宜宾的成果展示中,既有顶层政策设计的思路解读,也有“科创贷”“碳账户金融”等具体案例,更有金融机构护航产业链的实践成果,生动呈现了一幅“金融活水灌溉产业田”的“宜宾答案”。
2025(第二届)产融合作大会现场的产品展示。(伍雪梅 摄)
大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产融合作大会作为国家级盛会,其落地意味着宜宾的产融实践得到了全国层面的认可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